市一醫公益擔當 為困難患者減免治療費
心臟中心介入微創“補心”
近日,市一醫心血管內科通過微創手術,成功為一名63歲重度主動脈瓣狹窄(AS)經濟困難患者,進行經皮介入主動脈置換瓣置換術(TAVR),為患者減免69%的治療費用,目前已康復出院。
作為遵義市政府舉辦的三級甲等綜合公立醫院,為更好地幫助患有主動脈瓣狹窄疾病的經濟困難患者,市一醫對罹患此類型心臟疾病的困難患者減免一定程度醫療費用,彰顯了公立醫院的社會擔當。同時,由遵義市衛生健康局、遵義市計劃生育協會聯合發起成立的“義海健康救助專項基金”,對其他類型的心臟疾病治療也可提供醫療救助。
該患者5年來反復出現活動后胸痛、胸悶及氣短,期間曾進行過藥物治療,但效果不明顯,一年以來癥狀明顯加重,在近日就診于市一醫心血管內科。
入院后結合病史、體查及輔助檢查明確診斷:心臟瓣膜病,主動脈瓣先天性二葉瓣畸形并重度狹窄。市一醫副院長、心血管內科專家姜黔峰博士查看后,啟動心臟中心MDT會診。
經過心臟中心團隊專家反復討論后決定為患者行:經皮介入主動脈置換瓣置換術(TAVR)。在充分完善相關檢查及瓣膜的CT影像學評估、做好術前準備、征得家屬同意后,由副院長姜黔峰、心臟外科主任龔啟華博士帶領心臟中心團隊于1月10日在雜交手術室進行介入手術。
術中發現患者瓣膜病變特殊,歷經3個小時,最終采用瓣中瓣技術(在第一個支架瓣膜中再置入一個瓣膜支架)順利完成手術。術后造影及心臟彩超提示狹窄解除,手術成功,跨瓣壓差由之前44mmHg下降為12mmHg、主動流速由之前4.8m/S降至正常,即刻效果顯著,同時患者胸痛、胸悶及氣短癥狀顯著減輕。患者術后一般情況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目前已康復出院。
主動脈瓣狹窄是老年人常見心臟疾病之一,其發病機制主要有老年退行性瓣膜鈣化、先天性瓣葉畸形、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變。臨床表現為:胸悶呼吸困難、心絞痛及暈厥。心臟超聲提示為:主動脈瓣中一重度狹窄。早期主動脈瓣狹窄,心臟能夠代償,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肌負荷越來越重,心肌肥厚,心臟不能承受時,則會出現心力衰竭,此時病人發生危險的可能性迅速增加,出現癥狀后不及時治療平均壽命僅3年左右(心絞痛平均存活5年,暈厥平均存活3年,心衰平均存活2年)。該類患者需要定期于心血管內科結構性心臟病專科門診隨診行心臟超聲檢查,及時早期篩查,早診斷及早治療。
由心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麻醉科,介入科、重癥監護室等組成的心臟中心MDT團隊,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一患一案”的救治方案,精準施治,目前已完成5例經皮介入主動脈置換瓣置換術(TAVR),該手術具創傷小、恢復快、術后2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的特點。
健康咨詢熱線:
聯系方式:0851——23235005 0851——23235011
覃醫生15902500286 龔博士15885103773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