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黔峰教授團隊指導完成余慶縣首例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7月10日,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姜黔峰教授率領團隊指導余慶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全縣首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手術,幫助余慶縣進一步提升醫療救治能力。
據介紹,患者是一名11個月大的嬰幼兒,3個月時被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姜黔峰教授團隊在進行了仔細地病情討論后,征得家屬同意,在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后,于7月10日早上10點在余慶縣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進行了先心病介入治療,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據了解,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是由于母體懷孕過程中,受到不良因素或家族遺傳方面的影響,造成嬰兒出生后出現一些心臟發育方面的異常,先天性心臟病有多種類型,分為簡單先心病和復雜先心病,簡單先心病包括常見的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復雜的先心病包括法洛氏四聯癥以上的,如肺動脈閉鎖、單心室大動脈轉位和一些更復雜的畸形。
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以往需開胸手術,手術創傷較大,患者術后住院時間較長,而實施“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后,利用輸送鞘管,將特制的封堵傘經外周血管,送至病變部位封堵病變缺損,簡單的描述就是在心臟里面撐了一把“傘”,同時將兩個漏洞給“堵”住了,手術技術含量高、并發癥少,相對于傳統手術而言,具有安全、創傷小、幾乎不失血、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費用低等特點。
“此例先心病介入手術的順利完成,得益于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對縣醫院的技術指導,是余慶縣醫療界的首創,這項技術填補了我院先心病介入治療的空白,是我院抓醫療抓業務、促發展的具體表現,是創建三級醫院的需要,更是解決小兒先天性大病不出縣的具體表現。”余慶縣人民醫院院長張從志說。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