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場 住培生也能撐起一片天
新冠疫情戰疫打響以來,面對疫情,市一醫作為定點救治醫院義不容辭勇敢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遵義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基地的28名住培生和研究生們,雖然只是一名準一線醫務人員,但在全國人民上下同心,共同抗擊病魔的時候,也胸懷天下,勇擔責任。在抗擊新冠病魔的戰場上,他們也撐起了一片藍天,在醫德考場上,他們已經拿了高分!
疫情出現后,院部從兒科各科室抽調醫師成立了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在兒科醫師緊缺的現狀下,抽調醫師無疑對各科病房是雪上加霜。看到老師們不辭辛苦戰斗在一線,大家冒出了同一個念頭,都想提前走進一線,把老師們肩上的重擔分擔一部分,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抗戰在主戰場上。這個心愿很快得到了基地主任、副院長黃波博士和教學主任湯正珍博士的支持,得到了醫院臨床教學部的批準。臨床學院常務副院長、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譚薇博士也對兒科住培基地的工作給予了贊揚和指導。
為了讓住培醫生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基地的老師們為他們構筑了四條防線。第一條專業防線。面對來勢洶洶,傳播性極強新冠狀病毒,專業技術就是白衣戰士手上的“槍”,專業強了、精了,手中的槍才打得準,打得狠。基地有針對性的增加了相關專業知識及技能培訓,舉一反三,工作中放手不放眼,強化實際操作,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同時注重抽查考核,很快提升了住培生獨立上崗的能力。第二條,生物防線。新型冠狀病毒具有人傳人的特性,可以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染,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也是保障病人的安全,邀請院感科老師作了專業傳染病防護培訓,同步進行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各項培訓,充分保證住培生的防護物資,做到標準防護上崗,無防護不上崗,確保住培生零感染。第三條身體防線。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打贏這場戰役的基礎保障。疫情發生期間正值春節,物資供給有一定的難度。為了不增加醫院后勤供給壓力,各科室主動負擔起了每位住培生的用餐,醫院同時給每位住培生補貼就餐費200元。第四條心理防線,上至兩位主任,下至教學秘書、帶教老師都采取了多種形式的方式對住培生進行了心理輔導。如重溫遵義會議精神、再讀醫學生誓言,分析03年SARS,解讀鐘南山、李蘭娟院士的最美逆行,特別是參與到本院醫護人員赴武漢支援的送行現場,眼淚倏然而下,讓住培醫生們有了堅定的必勝信心。就這樣,在這四道堅實防線的保障下,住培醫生們和兒科住培基地老師們一起戰斗了二十幾個日日夜夜,保證和維持了兒科的正常運轉,全科人員做到了零隔離、零感染、零差錯、零投訴,勝利完成黨和人民交給他們的光榮任務。
兒科住培醫師們,雖然沒能像許許多多的專家、老師一樣戰斗在最危險和最前沿的陣地。但是他們以身邊老師為榜樣,以對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白衣戰士的虔敬,將疫情視為敵情,把醫院當作戰場,積極投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燃燒自我,歷練了舍生忘死的奉獻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筆者在此,向這些年輕的住培生醫生,未來的醫學專家們點贊!致敬!
他們是——堅守在市一醫抗疫陣地的遵義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住培基地住培生以及研究生:蘭雪琴、王倩、張良波、李正萍、葉英勝、李曉英、吳靜、劉亞芹、吳奎、牟龍龍、楊通香、羅璐、蔣志玉、王旭、楊靜、韓曾、趙妍妍、胡廷、丁書鈺、熊玉蘭、梅龍純、陳聰、宋單、羅葉瓊、陳琪、張虹、劉騰庚和李喆(研究生)......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