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內科成功實施全院首例左心耳封堵術
11月1日,在重慶陸軍軍醫大西南醫院宋治遠教授、郭海燕教授的指導下以及院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了全院首例左心耳封堵術,救治了3名房顫患者,據了解,該手術于2011年引入國內,目前僅極少數醫院具備開展該類型手術的能力。
據心內科醫生介紹,這3名患者均有房顫病史,其中有兩位患者患有腦梗塞后遺癥,一位患者為急性腦栓塞。經過積極的術前篩查和科室討論決定為3位患者實施左心耳封堵術。
由于手術的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心內科醫生們針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制定了應急預案,同時介入室、麻醉科、超聲室等多部門共同協作,為手術的實施提供了設備、器材,做好了充足的后勤保障。鑒于該手術為全院首例,為全力保障手術的安全,經科室討論,邀請了外院專家進行手術指導。
11月1日早上8:00,手術開始,在副院長姜黔峰及院外專家的指導下,心內科手術團隊開始依次為3名患者實施左心耳封堵術,通過全身麻醉、插氣管接呼吸機、插食道超聲、穿刺房間隔、造影檢查、釋放左心耳封堵器等步驟,在醫生們全神貫注地操作下,手術零失誤,取得圓滿成功。
術后,3位患者意識逐漸清醒,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在導管室拔除氣管插管送入CPICU觀察治療后,轉回普通病房進行進一步指導,目前,3位患者已開始下床活動,生活恢復正常。
據介紹,傳統治療房顫的方法均采取口服抗凝藥物來達到預防栓塞事件的效果,但存在著患者不能長期堅持服藥且服藥期間增加高出血的風險。
左心耳封堵術則完全不同于傳統預防栓塞事件的治療方法,該手術為微創手術,不需要開胸及體外循環,僅需在腹股溝處開1cm左右的皮膚切口,然后經介入方法把左心耳封堵器輸送到左心耳位置釋放,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微創、損傷小,患者可徹底擺脫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的煩惱。
左心耳封堵術于2011年引入國內,目前國內僅極少數醫院具備開展該類型手術的能力,近年來,我院通過各學科協調,具備了實施該項新技術的各種條件,本例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我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療領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大大提高了我院在遵義地區介入治療的影響力。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