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急危重癥區域協同救治體系及遠程醫技啟動
全市55家基層醫療機構共同打造“1小時黃金救命圈”
7月18日,遵義市急危重癥區域協同救治體系及遠程醫技啟動會在我院第二綜合住院大樓會議中心召開。54家縣(區)、鎮(鄉)基層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共同簽訂《急危重癥區域協同救治體系及遠程醫技合作協議》。遵義市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聶令芬出席大會并致辭提出了要求和建設目標。我院黨委書記、院長劉代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高危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以下稱:五大中心)負責人,五大遠程醫技中心代表,各醫院代表做專題匯報。
聶令芬副主任表示,遵義市急危重癥區域協同救治體系及遠程醫技中心的建立,通過多學科協作的方式,采用區域協同救治模式,統一診療規范,優化診療流程,為危急重癥患者暢通高效、便捷、最佳的治療途徑,達到縮短救治時間、提高搶救水平、改善患者預后和減少醫療費用支出的目的,是國家公立醫院的改革方向,同時對提高區域內整體醫療服務水平,造福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我院黨委書記、院長劉代順作了“雙五中心”建設專題報告,闡述了建設背景、運行機制、建設目標和建設方案。按“八個一”建設好“黃金1小時”救命圈。
據介紹,國家級胸痛中心要鋪設一條百姓“救心”的高速路,國家級卒中中心要打通“中風的綠色通道”,高危孕產婦救治中心要筑牢母嬰安全的“保障網”, 危重兒童及新生兒救治中心要揚起危重兒童和新生兒的“生命風帆”,創傷急救中心要保障多發傷、復合傷患者的生命安全。這五條急救通道,保障了院前急救、基層轉診到我院多學科聯合診治流程的暢通運行,為黔北地區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創傷患者、高危孕產婦和危重兒童及新生兒救治共建一張快速救治的網絡。
同時,影像、病理、分子診斷、心電圖、檢驗五大遠程醫技中心,通過信息平臺開展遠程指導等,使我院優質醫療資源下層,主動幫助基層醫院提高危急重癥救治水平,讓老百姓少跑路、讓信息多跑路,讓更多百姓在基層醫院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的優質服務。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