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承辦全市急救體系通訊調度體系建設管理培訓會
全省聯網監控的120調度智慧系統建設在即
在最短時間將有效的治療送到傷患身邊
“在最短時間內將有效的治療送到傷患身邊”——這就是 6月20日,由遵義市衛計委主辦,我院承辦的“遵義市急救體系通訊調度體系建設管理培訓會”要達到的終極目標。培訓會特邀上海市急救中心專家吳德根主任、貴州省衛計委三級急救體系建設項目專家向陽主任授課指導。并召開相關專題管理層會議,學習 《遵義市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旨在確保我市急救通訊調度系統的正常運行,進一步提高急救管理人員、質控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
會議由遵義市衛計委調研員李進主持,我院黨委書記、院長劉代順,常務副院長蒲亨萍,副院長馮春林及全市各縣(區)級衛計局、急救中心,市直各醫院,遵醫附院、航天醫院分管領導出席會議;全市各縣(區)急救中心相關醫護人員代表參加學習。
吳德根、向陽等專家詳細講解相關急救知識,理論測試和現場操作相結合,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通過培訓學習,學員對通訊調度系統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對急救工作流程認識清晰,對分站系統、車載系統、PAD病歷系統進行了實際操作,暢通120綠色通道,科學規范、精準調度急救工作,為百姓健康搞好服務提供了保障,為推進我市急救通訊調度系統正常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提高全市院前醫療急救指揮調度及院前救治能力的整體水平。
向陽主任表示,在貴州省三級急救體系建設項目建設之前,我省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院前急救系統,部分地區甚至仍然依靠普通固定電話進行日常的急救工作。由于通信手段的相對落后和醫療急救信息化的不完善,院前急救還停留在“接警→出診→現場救治→返回醫院→診斷→救治”的原始流程上,給緊急救護工作帶來許多不便。而緊急救護的關鍵在于一個“急”字,如何解決快速地對各類人身傷害、病痛進行及時的搶救、治療、護理問題,不僅是弘揚“救死扶傷”精神的需要,也是切實實現醫療部門對廣大人民群眾“承諾服務”的具體體現。120急救中心作為地區醫療救援指揮的中樞,需要完成醫療急救、大型社會醫療保障及“110”聯動等任務,對于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有著補課替代的作用。
據介紹,為有效整合全省急救醫療資源,完善以貴州省急救中心為龍頭,市、州、縣級急救中心為主干,各級醫療機構急診科為支撐的三級院前醫療急救體系,2016年3月,貴州省衛計委《貴州省院前醫療急救體系三級通訊調度系統建設實施方案(試行)、《貴州省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明確指出全省官方認定急救電話為120或96999,并建成1個省級急救中心,10個市(州、區)急救中心,貴陽市急救中心、遵義市急救中心、六盤水市急救中心、安順市急救中心、畢節市急救中心、銅仁市急救中心、黔東南州急救中心、黔南州急救中心、黔西南州急救中心、貴安新區急救中心。和94個縣(區)急救中心;搭建完整的數據和急救網絡,形成一個全省聯網監控的120調度智慧系統。
我院黨委書記、院長劉代順說:“院前急救的特點是在最短時間內將有效的治療送到傷患身邊,這就要求我們醫療機構平時不僅要加強對醫、護、司的專業急救技能培訓,樹立良好的急救意識,還要加強整體協作,加強整體互通互聯,統一裝備、統一規范、統一調度,才能保障院前、院內救治無縫對接,才能在黃金時間內實現有效的對接和合理分配急救資源,更好地為百姓提供緊急醫療救援保障。”
培訓結束,參訓學員在我院“遵義市急救中心”進行了實際操作練習及理論考試。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